大暑,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,雨水频繁,暑气最盛,暑湿伤人!人体面临着「湿热」「脾虚」两大考验!
大暑气候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,大暑时节正好进入四之气,主气太阴湿土,客气少阳相火!
暑邪随时升散,容易扰神伤津耗气!暑气炎热,易心烦不安、疲倦乏力!夏主心,养生需注重清热祛湿、养心健脾!
大暑·三侯 古人将大暑分为三候:一候腐草为萤、二候土润溽暑、三候大雨时行。 腐草为萤:大暑之日“腐草为萤”。古人认为,萤火虫乃腐草所变,萤火虫又名“烛宵”、“耀夜”,是大暑迎接立秋的诗意之虫,轻罗小扇扑流萤,萤火虫袅袅神秘在静夜里穿梭时,其实凉爽的秋已经不远了。 土润溽暑:后五日“土润溽暑”,溽是湿,湿气浓重,蒸郁而令人难耐。 大雨时行:再五日“大雨时行”,因湿气积聚而招致大雨滂沱,而大雨时行以退暑,最热时秋即携大雨来临。
大暑·习俗 过大暑:在南方,比如福建莆田,人们有在这一天吃荔枝、羊肉和米糟的习俗,叫做“过大暑”。在大暑节那天,亲友之间,常以荔枝、羊肉为互赠的礼品。 喝暑羊:在北方,比如山东不少地区,有在大暑到来这一天“喝暑羊”(即喝羊肉汤)的习俗。
斗蟋蟀:大暑是乡村田野蟋蟀最多的季节,中国有些地区的人们茶余饭后有以斗蟋蟀为乐的风俗。
大暑·谚语 大暑热不透,大热在秋后。 大暑不暑,五谷不鼓。 小暑不见日头,大暑晒开石头。 小暑大暑不热,小寒大寒不冷。 大暑展秋风,秋后热到狂。 小暑吃黍,大暑吃谷。 大暑处在中伏里,全年温高数该期。
起居调养 大暑时节,湿热交蒸,极易发生中暑。因此,大暑时节起居调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防暑。应该尽量避免在高温下长时间工作,外出时应避开烈日时段,穿衣要宽松舒适、透气性好。同时要及时补充水分。在室内要注意通风,空调房间温度与室外温度相差不要超过10摄氏度,避免出汗后直对风扇或空调吹风,以免感冒。此外,大暑时气温高,比较炎热,人比较容易感到疲倦,所以,这时要注意睡好午觉,适当的睡午觉可以保持精力充沛。
饮食调养 大暑时节,饮食应注意清淡、多样化,以清为补。食物选择上宜补气清暑、健脾养胃。多食营养丰富的果蔬和优质蛋白,并适当食用葱、姜、蒜、醋等,既防病杀菌,又健脾开胃。日常可多食用绿豆、黄瓜、豆芽、紫菜、赤小豆、薏米、南瓜等食物,同时也可配合药膳进行调理。
运动调养 在天气炎热的大暑时节,宜少运动或选择低强度的运动项目,如散步、快步走、八段锦、太极拳等等,而且时间宜选择在清晨或傍晚进行,避免在烈日照射下进行运动。此外应注意避免运动后大汗淋漓,在运动过后要补充水分,但应避免进食冷饮,否则容易出现腹痛、腹泻等症状。
情志调养 大暑时节,天气酷热,人们很容易进入心烦意乱、无精打采的状态。因此,要做好精神调养尤为重要,其中以“静心养生”为原则。所谓“心静自然凉”,是指避免遇事急躁,避免生气恼怒,可多想轻松愉快的人或事,也可多参加绘画、书法等静心的活动,可以达到安定神志、调养心气的作用。
大暑·诗词
《消暑》唐·白居易
何以消烦暑,端坐一院中。眼前无长物,窗下有清风。散热有心静,凉生为室空。此时身自保,难更与人同。
《大暑》宋·曾几 赤日几时过,清风无处寻。经书聊枕籍,瓜李漫浮沉。兰若静复静,茅茨深又深。炎蒸乃如许,那更惜分阴。 |